查看原文
其他

2021:每个人都有一条通往自我的路

风铃的后花园 风铃的后花园 2021-12-17

撕下今天的日历,离2022年,还剩17张。

每一张,都是白底红字,象征着自己在白纸上涂鸦,上面写满艰难、奋斗、不屈与用力。

每一张,都是孤零零的叶片,被时光之手串起来,到了最后一张,便绕着年轮在世上走了一遭,成了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早晨出门坐地铁,人流像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来,有的脚步匆匆,有的一路小跑,大家快速钻进室内,只为搭乘眼前离自己最近的那班地铁。

上了地铁,有的吃着早点,有的补瞌睡,有的刷着新闻,大家在寒冬里以各自的方式抵御寒凉,为各自的生计奔波在早晨的第一缕曙光里。

曙光不灭,从此岸到彼岸,从一个梦抵达另一个梦,从一个生命温暖另一个生命。




下了地铁后,我到单位尚早,还没到开会的时间,我拖着33周的孕身,来到了医院的前门。自从地铁口建到了单位的后门,前门成了一个盲盒,我不知道每天会有多少苦痛集中,所以也是我不愿去触及的地方。每次经过那里,我的鼻尖酸酸的,忧伤像空气,包围着我。

前门右侧有一块空地,每天都有看不起病,住不起院的人,在乞讨,在沉默,在哀伤,在万箭穿心。有的用技艺挣钱,有的全家上阵,抱着患儿,在寒风中颤抖和哭泣。

路的一侧,有的小贩摆摊卖日常用品,有的卖糕点和重庆小面,有的高举着价格牌——他们是招待所出来拉客的。他们生而卑微,但每个人都在用力的活着。

这些无力承担医疗费的人,大多都是重疾患者。我路过时,喜欢把零钱放在他们身边。有时候没带零钱,我就扫二维码。我相信他们的困境,而拒绝不怀好意的揣测。要是身体健康,谁愿意放下自己,跪坐在冰冷的地上,以换取稀薄的零钱?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年轻的父亲,怀里抱着一、两岁的婴孩,在卖力的唱歌。他的歌声吸引了我,我听他唱了三曲,歌声真挚而明亮,每一曲都带着颤音,这是他的心音,也是他为患重病的女儿,用生命而唱。

这些,都是我身边具体的人,每一个人都活得如此艰难,如此坚强。我工作的环境特殊,我看到的就是这些在泥潭里苦苦挣扎,经常被裹了一身泥,呛了一身水的个体。

我还想去八楼病房看一对母女,但考虑上午不便去打扰,有医生的查房,有病人需要治疗,我只好把目光停留在住院楼,祈愿这一对在2021年的初冬遭遇劫难的家庭,每一天都有阳光照拂。这是我前两天写的这对母子的文章,希望在白天形成,绝望在夜里加深。修复绝望和孤独,在她的下半夜完成,我相信你看过之后,也会为这个平凡的母亲而感动。

记得我到报社工作的第一天,新闻部主任安排我跑全市的医疗卫生口。他对我说,医院是苦难的集中地,也是希望的所在。要采访到个人,要去理解和感受他们的悲伤,他们的希冀。

这些年,虽然离记者的职业远了,但记者的情怀已在我生命里烙下。我每次到病房看望病人,不会走马观花,也不会以工作人员的优越感自居,我甚至喜欢穿便装走进他们。在他们孤独无助的时候,在他们无聊困惑之时,陪他们说说话,为他们端一杯水,用我手心的温度去温暖另一双手。

对一个病人,我会持久的关注,不会蜻蜓点水式的假大空。等他们出院了,待他们康复了,我一颗揪着的心便会落了下来。当然,我也有泪流满面的时候,也有悲伤无力的时候,当大面积烧伤的女孩一直醒不来,当一个母亲为了节约房费睡在椅子上十多天,当一个20多岁的女孩一年之内失去了两个至亲,我的心也会被刺伤、刺痛。

这些具体的生命和家庭,除了悲伤和一贫如洗,便只剩下孤独,和对疾病无穷的抗争。


世事多艰,今年更难。

艰难的日子从年初走到了年末。


这个绍兴的确诊病例,若不是公开他的行踪,是没有人知道他的艰辛,他被生活受捶的方式。

一个52岁的司机,到了身体的各项指标走下坡路的年龄,他依然初心不改。披着薄雾出门,头顶月色归家,看似很诗意,实则是用他的肉身扛起生活的重量。

每天工作20多个小时,连续工作数日,日常只往返于家里与菜市场,除了工作就是家。

两点一线,是在拼尽全力和维持生计之间,用时间、勤劳与汗水的堆积。

奔波于路上,只为碎银几两。

肉身与疲劳对抗。

艰辛揭秘着生存之道。




这个女孩,是我夜里刷屏看到的。我的眼里饱含泪水,只因这个女孩的身体里住着一座疾病的大山。

她的童年,是被苦水泡出来的。在她生活的盐碱地里,有太多的悲伤与痛苦,3年做了28次化疗,我无法想象这是怎样的疼和怎样的绝望,叠加在一个幼小的生命中。

这是必须去面对又不得不用肉身去承受的现实。

当她的妈妈为她戴上假发,女孩爱美的天性让她在屋内转圈,她在笑声里暂时忘却了苦痛,让我的心为之颤动。

她的重疾是她的废墟和地狱,她在废墟和地狱里,熬得滴水成珠,熬得秀发殆尽,熬得生命尽是灰色。但是,她纯美的笑容,她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抵抗着残酷而沉重的现实。

这是怎样纯真和圣洁的心灵啊。


这一年,有多少苦苦挣扎的个体,在自保,在焦灼,在抗争,在痛与苦的边缘走钢丝。

这一年,有一些小权利依然在伪善,在践踏法律,在兴风作浪,在肆无忌惮,在鱼肉百姓。

这一年,有一些良心媒体,在呐喊,在呼吁,在风雨中奔走,在从黑暗中寻找一条通往黎明的路。

这一年,有一些奸商和大众喜爱的品牌,为了私欲,为了利益末梢的庸常的恶,糟踏食品安全的底线,挑衅法律,让自己的企业和品牌在一次次曝光中,沉沦下去。

这一年,还有一所高校,是非曲直不分,试图以时间淹没真相,用沉默来抵抗公众的追责,以广泛的删帖来稳住手中的公权——对一个具体事件的断章取义与“和稀泥”的方式,超越了一个高校最起码的人伦道德。对一个上有老下有小,拥有复旦博士学历的老师的不公挑战着民意与正义的底线——图书馆是正义与理想不灭的地方,图书馆是灵魂伸直的殿堂。


这一年,还有狗咬人,人咬人的闹剧在不断的上演,从一个城市演到另一个城市,从一个八旬老人被咬伤到另一个年轻生命的坠落。规则的正义、程序的正义与结果的正义,让一些跳梁小丑在汹涌的正义之声与民意之声中淹没。

这一年,有一些“劳务派遣”的职责代替了小权利的执法,他们被临时过渡而来的权力冲昏了头,让“卖蔗翁”在数九寒冬的街头一声嚎哭,哭进了有良知的人的心里。

这一年,还有个别高校的老师,灵魂已经腐烂了,打着与学生亦师亦友,冠冕堂皇的旗号,对女生下手,猥亵与欺骗女生,亵渎了师者的道义与人格,污染了高校的人文环境。

这一年,人文与兽性并存,邪恶与光明同在。黑夜很单调,人性很温暖。人性的暖色会覆盖黑夜里的荒芜与寒凉,孤独与慌乱。

这一年,人性之光是夜空中的星星,一颗星星的光照拂不了大地,无数颗星星连在一起,大地温暖,人间从容。

“整整一分钟的狂喜,这难道还不足以让人享用一生吗?”小说《白夜》里的一句话,足以提纲挈领,总结人性的良善。



这是我本月初写的九岁女孩的故事,如天使般,被大火烧伤的九岁女孩,你一定要醒来。我没想到重庆渝北的一个网友,把这份信任交给了我。

千钧重的信任与托付,是茫茫人海中,最笃定的真诚。


著名作家迟子建曾说:

只有在小人物身上,才会洋溢着更多的人性之光,而人性之光是照耀这个世界黑暗处的永远的明灯。


这一年,太难了,是我们彼此见面后的口头禅。

工厂倒闭,减薪,离职,教培行业的倒下,一个个具体的家庭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这世上从来没有救世主,自己便是。

在前行的路上,你拉我一把,我替你鼓劲,我们高举微弱的火光,自己托起黑夜里的明灯。用微微的烛火照亮彼此艰难坎坷的路。

我相信,人性的宽厚、仁慈与包容,会覆盖险恶,自私与卑劣。

爱的拼接会抵消薄凉与光的缺失。

(《觉醒年代》剧照)

对自我的超越让我们成为了人。


为了生活而挣扎,为了活着而拼命。

在挣扎中,会有污水打湿双脚,会有雪霜落在身上,会有困境突围身心,会有孤独相伴左右,会有失败潜伏其中,会有苦涩难以言表,会有委屈身临其境,会有不公不请自来。

在前进的路上,请朋友们记住这个认为自己配不起所遭受的苦难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至理名言:


苦难是什么?苦难应该是土壤,只要你愿意把你内心的感受,隐藏在这个土壤里,很有可能会开出想象不到的灿烂的花朵。


每个人都有一条通往自我的路。在路上,承受,超越,奋进,寻找自我,彼此搀扶,寻找那个最勇敢、最真诚、最善良、最闪亮的自己。



(《觉醒年代》剧照)



以下是最近写的文章,链接如下:


你的想象力不如生活本身丰富与魔幻,2021年岁末,在冷夜里我们深情不减

希望在白天形成,绝望在夜里加深。修复绝望和孤独,在她的下半夜完成

她以自己的方式,让坟山安定,大地从容

愿天下无拐:不混淆法律与人情,是抵抗罪恶和买卖孩子的行为,最好的正义与主张

弹性与充满人文的执法,会有更多的温暖靠近你我

江苏南通“卖蔗翁”:甘蔗被没收的心碎的声音,只轻颤于有良知,有善心的人民的心中

学生未向领导问好,被通报批评。这所高校把礼仪礼貌提到了重大的、原则的高度上去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